勵友點滴
當孩子犯錯又說謊……│成為創傷知情者04
小晴因爲「行為問題」被學校轉介到據點接受社工的服務。進一步了解後發現,小晴會為了結交朋友或是裝扮自己,去賣場竊取貼紙、文具、零食、化妝品、甚至是比較貴重的耳機,然後再將不法行為得來的東西送給同學當禮物,討同學的歡心。除了偷竊,小晴還會竄改聯絡簿。因為小晴不喜歡寫作業,覺得學校的功課太多太浪費時間,所以會自行修改聯絡簿的內容,在老師面前說一套、在社工面前說的又是另外一套,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...
營造一堂「有安全感的繪畫課」 │屬於少年的spark 02
沒有自信、不敢展露作品的學生,發現在這裡沒有課業的壓力,也沒有評分式的優劣鑑別,能夠從自己想畫的內容開始,漸漸拓展嘗試不同的風格、加強基礎的技術。
實驗一場「體制外」的美術教育!
2019年四月,紫紫老師在好Young開了第一堂畫畫課,課開得倉促,學生只有四個人,年齡層分佈在國中國小。場地不是專業畫室,時間又得在晚上,好Young的師資不易尋,承辦社工改從自己的朋友圈下手,向紫...
情感詐騙│兒少網路安全
【故事案例】
17歲的阿智,覺得同學無聊又幼稚,和爸媽聊天又話不投機,突然想起交友軟體的廣告,想藉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他火速下載了許多「交友軟體」,換了好看的照片,還寫了豐富的自我介紹,不到一天就跟許多網友「配對成功」。
配對後,阿智很開心網友Q有認真看他主頁的內容,並且願意花很多時間陪他聊天,不會用貼圖打發他;他覺得網友Q是真心的朋友,便把很私密的心事都告訴網友Q&hell...
孩子叫不動?總是說等一下~?│親職教養系列-學齡兒童
訪/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張簡琇琄
採訪整理/企宣張琍茵
協調親子衝突時,常聽家長抱怨:「孩子都叫不動!」
深入詢問後,我們發現通常孩子在當下是「有」回應家長的,而孩子的回應是:「等一下——!」然而對家長而言,這句「等一下」就是叫不動。家長覺得:「我第一次告訴你時,你就應該要動!」但孩子其實真的很難馬上行動,「等一下」幾乎是必然的,所以親子衝突常在此情境...
雇傭青少年的優缺?店長這麼說!│青少年就業07
上期,我們從「青少年就職後」的覺察,來看見青少年自我的學習與成長。這次我們轉換角度,透過「雇主」視角,一探店家與青少年實際的雇傭樣態。
與就培員緊密合作
連續10年進用50到60位青少年的友善店家陳店長表示,前來應徵的青少年多數有幾個相近的樣態: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、作息不穩定、不積極、認知與工作實際內容有落差……,店家實際運作上偶爾也會因青少年的遲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