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友點滴

現在位置:

​陪伴,看見自己的價值│兒少保護&家庭服務

文/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中心 社工 許雅閔

接手服務小霏,是在她12歲那年。小霏的爸媽在她小時候就離婚了,爸爸為了讓「家」看起來仍是「完美的」,告訴小霏會找一個可以照顧她的媽媽。

然而這看似完美的家,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……後媽為了搶爸爸的愛,會對小霏說很難聽的話:拖油瓶、廢物、什麼事都做不好……。小霏只要有一點小錯,就會換來很深的責難,有時,後媽甚至會要求小霏將壞掉的食物吃掉,包含爛掉的橘子、過期的牛奶。這樣惡意的對待讓小霏每天都活得很痛苦,對生活逐漸沒有了希望感……
 

遲到的受創反應

見到小霏的第一眼,她很乖巧,是個可愛又很聽話的女孩,不敢說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。一直到小霏15歲時,她才告訴我,她現在對後媽有無盡的討厭與反感,但過往都沒有。她對這樣的自己,感到無所適從。我告訴她關於「創傷反應」的情況,鼓勵小霏「從內心照顧自己」,而後小霏也開始了「個別心理諮商」。
 

透過諮商,靠近自己

有一天小霏告訴我,她一開始其實並不理解為什麼社工要一直說服自己諮商,但是因為諮商,她知道了這個世界有好多的不一樣!她開始去了解別人跟自己的差別,她看見過去受傷的自己,在過程中她也開始學習安慰、陪伴自己。過程中,有很多的痛與掙扎,讓她一度想放棄;卻也因此找到自己過得不快樂的原因。

「因為爸爸的期待,我總是在扮演一個好女兒的角色,並且忍耐後媽的種種行為,努力去成就爸爸的期待。即便知道自己不喜歡,也還是會硬著頭皮做。在諮商後,我知道自己是獨立的個體,應該要為自己活著,可以有自己的夢想,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,不會再被爸爸的期待綁架。」

剛開始陪伴小霏時,看到她為了孝順而努力扮演「好女兒」,我自己也有很多感觸……,同為「女兒」,因著在勵友擔任社工,能看到更多的家庭面貌,也更能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兒女。我也時常在想,「助人工作」在很多時候很難直接看到人的改變,但因著我們的陪伴,這些受暴兒少就能夠更多地看見自己的價值,找到她們生命中的亮光!
 

>> ​把愛找回來│兒少保護&家庭服務

>> 我想讀社工系│兒少保護&家庭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