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友點滴

現在位置:

​一起認識:監護保護兒少追蹤輔導服務

文/新北市兒少監護保護追蹤服務 督導 張曉萍

什麼是「監護兒少」?

這是一群生命遭遇過艱難處境的兒童與少年,因著原生家庭無力照顧、不當對待、遺棄……等,以致經法院判定停止原生父母的親權,改由政府監護,代為行使親權,提供兒少保護及長期照顧服務,以利其安全健康成長。
 

監護兒少面對的處境

身心創傷
在原生家庭中未被善待、被拋下的經驗,在兒少的心中帶來長遠的影響,即便已經生活在安全的環境,但過去創傷仍持續影響著這群兒少的心理和身體。比起一般兒少,這群有過負向童年經驗的孩子,更容易出現各種身心疾患,如:失眠、尿床、情緒困擾、憂鬱、過動……等等,也連帶造成「人際互動」與「社會適應」困難,成長的過程需要更多額外的關注和支持。
 
缺乏支持
當兒少在家中遭受不當對待,進而進入「保護安置」系統中,會先評估是否有合適的「親屬資源」能成為孩子的照顧者,當確認孩子的原生家庭中確實都沒有適切的人選時,才會考量「由政府代為監護」。也因此可想而知,這群兒少的非正式支持資源(指社會福利系統以外的資源)通常相當匱乏,需要透過社工的協助,促進兒少能夠與親友、前寄養家成員或社區中的正向網絡(如教會或學校老師等)維持關係連結,幫助兒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,有重要他人能夠給予陪伴及幫助。

自我概念及自我認同困境
觀察這群監護兒少,因著早年生命經驗的影響,在建立自我概念和自我認同的過程,容易遭受阻礙。他們年幼的心,需要去消化和了解,為什麼我跟學校其他的同學不一樣?為什麼我是在機構中長大?為什麼生下我的父母棄我而去?而除了內在的種種困惑外,面對外在環境,他們也備受挑戰,像是:我可以信任周遭的人嗎?該怎麼告訴同學我的家庭狀況?

很多生命中未能解答的疑惑,使得這群兒少建立自我價值、探索我是誰、我為何而存在,甚至也會懷疑自己值得被愛嗎?

被剝奪感
從遭受不當對待,被帶離家中開始,接著被安排到寄養家或機構中生活,這一連串的過程,監護兒少們大多經驗到「被決定」──沒有太多可以自由選擇及作主的機會,也因此長期下來,很多時後這樣的「被剝奪感」,深深烙印在兒少們的心中。他們太少練習自己做主、並承擔做完決定後的結果,使得他們對於掌握自己未來、掌控生活的權能感喪失。這些兒少,需要重新被增能,陪伴他們探索自己渴望的生活樣態,並從小小的──為自己做決定開始;讓他們重新理解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,有能力也有權利,掌握將要前去的方向。

勵友提供的服務
對於監護兒少,社工在服務期間提供的協助,主要含括四個面向:基本生活穩定、身心理健康照護、支持系統擴展,以及建構自立生活能力。因此,社工會積極與安置處所的照顧者合作,了解兒少受照顧的情形,並針對兒少的需求,提供相關的資源連結,如:諮商、就醫、各種培力活動;且促進兒少與重要他人維持正向的關係連結,如:安排親屬會面、手足出遊等;亦會積極陪同兒少討論對於未來生活的想望、設定目標,透過學涯及職業的選擇、伴侶關係經營的討論、住所的安排等,慢慢陪伴兒少走往所期盼的未來。

社工在陪伴監護兒少的過程,就像替代性的重要他人,雖然這群孩子可能沒有愛他的父母,卻有珍視他的社工,願意陪他面對成長過程的種種,挫折的時候給予安慰、成功的時候和其一同喝采,盼望這群兒少能夠明白,生命給他很多的挑戰,但他並不是一個人面對。

即便艱難,他們內心存有的韌性和勇氣,仍將使他們逆風飛翔!

>> 自立少年的故事│瀟灑少年郎

>> 捐款支持「走出自立 從心韌識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