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友點滴

現在位置:

看見細節裡的創傷經驗│成為創傷知情者_02

一個下著雨的午後,社工來到校門口,準備接下課的小回到據點。等了許久都沒有看到人,同校的小青看到社工,便自告奮勇地進學校幫忙找小回,又過了片刻,才看到小青跟一名老師陪著哭泣的小回走到校門口。
社工上前跟老師打了聲招呼,也關心小回發生什麼事情,老師嚴肅的表示小回在課後班遇到不會寫的題目都不問,整節課都在發呆,一題都沒有完成,所以才被斥責。
社工拍拍小回的肩膀,並謝謝老師。老師蹲下跟小回說:「明天來課後班不懂的就直接問,老師不會兇你,但你不主動問還坐在位子發呆,老師就會生氣。」小回邊哭邊點頭回應。
走回據點的過程中,小回仍默默地啜泣,小青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小回,只能不斷的回頭看她,或安慰幾句:「沒事啦,那老師不會亂兇人啦,我也被他教過,他其實很關心你!」
 
到了據點,等小回洗完臉,放下書包、回到座位後,社工就坐在她身邊,關心今天課後班的事情。
社工:「小回,老師說你遇到不懂的都不去問他,發生什麼事了嗎?」
小回:「我不敢去。」
社工:「有發生什麼事情讓你不敢去問老師問題嗎?」
小回:「老師很兇,會罵人,之前他在走廊上罵其他同學,很可怕。」
社工:「看到老師罵人,讓你想到什麼了嗎?」
小回:「想到爸爸罵姊姊或弟弟的樣子,很可怕。每次看到姊姊或弟弟被罵,我都會在旁邊哭。」
社工知道小回的家庭常採用較傳統的打罵教育,理解小回因為長期目睹不當管教的場景,對於大聲斥責的聲音相當敏感,只要聽到罵人的聲音,不管是不是針對她,都很容易引發他的情緒
了解過後,社工告訴小回,罵人確實不是最好的方法,不論是爸爸或者老師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表達,社工也引導小回想想爸爸跟老師罵人的原因,幫助小回跳脫情緒反應,重新詮釋令她害怕的經驗
 
最後社工問:「明天又要面對老師了,你可以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情嗎?」
小回:「我應該可以試著去問老師問題。」
社工肯定小回的想法,並帶著她試著演練,該怎麼開口問問題、行動,陪伴小回練習,降低恐懼。
隔天,小回到了據點,很開心的跟社工說:「老師今天有先主動到我旁邊關心有沒有不會的,我看完題目也有自己到老師旁邊請老師教我,所以今天作業在學校都做完了!等等就可以跟其他同學去外面玩!」
 
常常,我們覺得沒什麼的事情,對於其他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跟想法,因著生長環境、思考方式及感受上的差異,每個人面對事情時,都會做出不同的行動跟反應,如同文章中的小青跟小回,在面對一樣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感受及回應。
受創的孩子因過往的創傷經驗,使他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可能會瞬間連結到過往的受創經驗,進而引發生存反應,使他們以戰(吵鬧、發脾氣、丟東西)、逃(躲起來、哭泣)或麻木(放空、發呆、不回應)的行為回應事情。當我們不理解時,就會對於他們的反應感到困惑,甚至替這個孩子貼上脾氣不好、愛哭、常常不專心的標籤。
面對孩子做出令人困擾的行為時,我們除了要保持未知的態度(詳見:成為創傷知情者_01,更要進一步引導孩子「選擇」,帶著他們體驗戰、逃、麻木以外的正向經驗,讓孩子明白:「原來在面對事情時,我可以有新的反應模式」。
 

TIP:細節的重要性

當我們以未知的態度面對孩子時,進一步就是要了解孩子發生什麼事情,並帶著他討論下一次可以有什麼不同的行動,這時「細節」就是相當重要的關鍵。
故事中,社工仔細地了解坐在位置上發呆的原因,才明白小回不是真的在發呆或者偷懶,而是因為害怕而不敢問問題。理解後,社工進一步帶著小回思考,該如何做到老師期待她能夠主動問問題的部分,把每個行動具體且細節的說出來,或者演練,幫助小回在面對同一個情境時都能發展出新的應對方式。
魔鬼藏在細節裡,指的就是成就事物的關鍵,通常在微不足道,不起眼的小細節中。面對孩子也是,我們可以練習詢問事情發生的細節,幫助我們更能站在孩子的眼光理解他的行為,並透過細節的討論,讓孩子實際且具體的做出不同的行動及反應。
 
參考文獻:
1.Levenson, J. (2017) Trauma-Informed Social Work Practice. Social Work, Vol. 62, No.2, 105-113
2. 陳意文(2021),無須完美,剛好就好,日日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