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友點滴

現在位置:

社工日快樂 │ 從不同世界,成為同一世界

第一次見小哲媽媽,對談中可以感覺到,她對沒養育過小孩的我,有一點說不上來的距離感。聽著她跟交接的家防社工聊著養孩子的辛苦,我有一種被小圈圈排擠還要在旁邊假笑的無奈。在後來連繫、訪視的過程中,媽媽常常表示羨慕我們還沒有生小孩,生活很自由自在,但其實是想讓我知道,她不相信我能夠了解她的辛苦。
其實很常遇到「對社工防衛」的家庭,覺得社工是來「檢視、批評、說教、質疑」他們家庭的相處模式。若無法取得家長對於「社工背景」的認同,更加容易使家長帶著偏見,覺得社工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,讓我們工作的起步困難重重。

懷疑與逃避

於是,我也開始對自己的專業感到懷疑……,我是不是真的帶著「制式化的同理心」,使小哲媽媽感覺到這是工作?或是我確實沒有感同身受,所以講出來的相信顯得薄弱?
逃避和拖延,開始出現在我的工作狀態。在打電話給小哲媽媽前,我會想先整理一下辦公桌;約訪視的時候,我很希望她都沒有空;家訪時,我會在樓下撐到最後一分鐘才按下電鈴……,似是被壓力綑綁的狀態,讓我懷疑人生。
終於,我在「個督」中提出了對工作狀態的懷疑,透過第三者檢視我的工作方法、態度、技巧,進行心態的調整,改變原本「一定要達到什麼目標」的方式來看待我的工作。

陪伴服務對象也陪伴自己

一步一步,我重新架構對「社工工作」的看法&目標。放下「我要改變什麼」的想法,單純地陪伴孩子減輕媽媽的照顧壓力、與媽媽聊聊家中的菜單以補充家裡需要的物資,真誠的只是提供「陪伴」與媽媽成為朋友。漸漸的,小哲媽媽有了改變,她開始重視自己的生涯、對未來有一些期待,先生也因為看到她的改變願意更多一些些的協助,開啟了夫妻間的一些溝通。
這樣改變,成為一點一點的小燭火,慢慢照亮原本黯淡無光的家。

雖然成為社工已經有一段時間,但在深入的個案服務經驗中,許多時候會感嘆以前有多小看「自己是社工」這件事。現在的我深深覺得,能夠成為一個社工,是因為所遇到的個案願意給予反饋,才有辦法造就現在的自己。成為現在的自己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但我願意繼續堅定相信這條服務的道路。

所以,能夠成為一名社工,我很驕傲。
文/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中心 社工 簡如霞

~祝福所有社工  社工日快樂~ 


>>了解 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