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叫不動?總是說等一下~?│親職教養系列-學齡兒童

訪/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中心 社工 張簡琇琄
採訪整理/企宣 張琍茵
協調親子衝突時,常聽家長抱怨:「孩子都叫不動!」
深入詢問後,我們發現通常孩子在當下是「有」回應家長的,而孩子的回應是:「等一下——!」然而對家長而言,這句「等一下」就是叫不動。家長覺得:「我第一次告訴你時,你就應該要動!」但孩子其實真的很難馬上行動,「等一下」幾乎是必然的,所以親子衝突常在此情境爆發⋯⋯

每當家長問我:「為什麼孩子都叫不動?」我會邀請家長回顧一下當時的情境,了解孩子那時在做什麼?是不是真的沒有辦法馬上行動?協助家長理解孩子無法立刻遵從指令的原因。當然以家長的視角,很難體會孩子的忙碌:「他是在玩啊!玩為什麼沒有辦法停?」因此,我會引導家長看見其實「大部分的孩子都需要『等一下』」,不是只有你的孩子不一樣!

以「玩手機」為例,大部分的孩子沒有到一個段落絕對難以停止;一方面專注沈靜在手機難以一下子抽離;一方面某些回合制的遊戲,沒有告一段落會影響隊友或積分;這時比起不斷催促、怒吼,相對有效的方法是,試著給孩子一點時間,告訴孩子:「幾分鐘後(明確的時間),請你⋯⋯(做什麼)」。身為兒保社工,也同時身為三寶媽的我,幾乎每天親身驗證這個有效的方法!

如果你真的難以接受孩子的「等一下」,試試換位思考!當孩子呼喚我們時,我們也經常要求孩子「你等一下」。同理,時間長了,反映在孩子內心也會有這樣的感受——你是不是不在乎我?所以沒辦法當下回應我。

所以,除了平時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、約定「先完成什麼,才能做什麼」以外,在非緊急時,嘗試同理「孩子的忙碌」,給孩子一個明確地緩衝時間,可以是幾分鐘後、這一局遊戲結束後⋯⋯,尊重與相互體諒,能幫助親子相處的更自在!
 

可是,孩子都不遵守規範?

當聊到「和孩子一起討論規範」時,家長最困擾的大概是:「規定了也沒有用!孩子根本就不會照做。」這時我會陪伴家長一起檢視「為什麼孩子做不到」?規範是親子間「一起」討論的嗎?還是家長說了算?或是孩子在家長期待的壓力下,把要求訂得太高,結果難以做到?還是沒有人提醒孩子?找到困難的源頭,再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重新訂定規範。

「一起的意義」就是與孩子「一起」討論,才是孩子做得到的!不是「爸媽定的規矩」或是「孩子我行我素」。規範也需要跟隨孩子成長的腳步慢慢調整,孩子或許很難今天約好了,明天就能達成,因此也需要家長調整腳步,陪伴孩子一步步找到無法執行的原因、調整規範、重新約定,再次實行喔!
 

>> 當孩子一直哭鬧,你就妥協了嗎?│親職教養系列-學齡前
親職教養系列─待續!

>>支持勵友兒少服務,幫助更多兒少開啟新的生命!

出處: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|竭力幫助弱勢兒少,邀請您捐款支持 >
文章網址:http://gfm.org.tw/cht/index.php?act=article&code=print&ID=&ids=11&date_start=